焦点关注:预付式消费频暴雷,怎么避免踩坑?浙江一地这么做成效不错
来源:钱江晚报     时间:2023-03-15 20:22:24

培训费缴了近3万,上课不到十次,青禾影视杭州门店人去楼空;有80+门店的知名瑜伽连锁机构梵音瑜伽突然闭馆,数万名消费者的预付款打了水漂……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点,一不小心,卡还在,店没了,消费者只能走上维权之路。

又到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消费者,要怎么识别预付式消费陷阱,避免踩坑?潮新闻记者联系到了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研究团队。


(资料图)

去年9月份以来,以管荻为组长的这支团队,到萧山抽样调查,实地走访浙江省商务厅,探访数字化改革试点地区富阳,访谈商家与消费者,探析预付卡市场暴雷的原因。面对商家动不动“卷款跑路”,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这些行业,是预付卡消费投诉热点

什么是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就是通常说的预付卡,它由商家发行,用于兑付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预付式消费的载体。”团队成员李佳慧告诉潮新闻记者,预付卡在便利支付、促进消费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原先的便利支付功能逐渐弱化,更多是异化成了商家变相融资、营销锁客的工具。

据有关专家估算,单用途卡发卡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左右。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单用途卡的消费投诉已成为投诉热点的首位。“调研表明,相关投诉主要表现为商家跑路、消费者退费难,涉及人数非常多、领域非常广。”

哪些领域,是预付卡消费的“重灾区”呢?

“这半年感触最深的是,健身、美发等部分行业,将发卡作为主要融资方式,借助开店——发卡——再开新店——再发卡的畸形发展模式,盲目扩张, 一旦资金链断裂, 极易形成无法兑付事件。” 团队成员孙悦介绍,还有的商家预收大量资金后,盲目向其他产业投资,“一旦投资失败,即便原先发卡的行业经营非常好,也仍然会因投资失败产生的巨大亏损而关门倒闭。尤其近两年因疫情影响,类似情况不少。”

有地方搭建预付卡治理平台,成效不错

为什么预付卡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社会治理难点? 管荻调研后认为,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现在发卡不用备案,个体工商户与法人企业都可以发卡;商家收到预付资金后,支用都由商家支配,即便失信跑路,除非消费者起诉、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成为‘老赖’,否则个人日常消费与其他经营不受任何影响。”

因为对失信商家无约束,所以守信商家无竞争优势,很难做到畅快经营,在预付卡市场出现了“劣币趋逐良币”的现象。管荻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杭州市富阳区预付卡治理数字化改革成效不错。

“富阳规定,发卡要经区商务局审核备案, 预付资金所有权属于消费者,使用权、收益权属于经营者,因此消费者有权随时要求退费退卡。”管荻介绍,其中创新之一,是搭建“富春预付码”预付卡治理平台,通过给予融资优惠、发放专项消费券等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平台发卡。对于在平台上发卡的商家,实行预收资金银行托管,消费者的预付资金全部存入商家在银行的“托管账户”,实现“消费一笔、支付一笔”。平台提供规范合同文本,厘清了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能实时查看经营者信息,进行消费体验评价、投诉举报。

据了解,自2022年5月以来,富阳已有1276家经营者上平台备案登记,1127家发卡商家上线发卡,发卡金额1.6亿元。

如何加大监管?他们这么建议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团队建议,可以借鉴富阳等地改革创新的经验,尽快修订浙江省地方法规或商务部部门规章,明确预付资金性质,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并出台刑法修正案,将利用店面转手、停业实施卷款跑路等行为定性为犯罪,避免出现“劣币趋逐良币”的现象。

“国内外的实践与相关研究表明,实行资金存管、加快数治探索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团队成员说,发卡要备案,资金要存管,这是有效避免“陷阱”的手段。因此建议打造全省性的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实现资金存管,做到经营者数字化售卡,消费者随时查询、随心消费,政府数字化监管。

作为研究团队指导老师,副教授金鑫表示,要建立政府部门、消协等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配合机制,将发行预付卡后的严重失信者列入“黑名单”,采取惩戒措施,真正做到监管有效、群众有感,“不能让消费者投诉无门,这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放心消费,特别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